.

iT邦幫忙

2024 iThome 鐵人賽

DAY 4
2
佛心分享-IT 人自學之術

菜雞學習JavaScript的30日讀書分享系列 第 4

菜雞學習 JavaScript 的 30 日讀書分享【Day 4】資料型別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前言

====================本系列文章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====================
====================純粹是以一個菜雞的視角來分享====================

資料型別(Data Types)

接著變數繼續來聊聊變數的 資料型別,因為在以往的開發道路上做了很多很多的「妥協」,所以 JavaScript 本身是個 弱型別的程式語言(判斷較寬鬆),簡單來說就是會根據變數的「內容」來判斷可以使用甚麼方法,順便說一下變數名稱本身不具有資料型別,其中的內容才具有資料型別。

const Hi = 123;
// Hi 是名稱, 123 是值
// 會判斷 123 的資料型別


JavaScript 基於資料型別又可以分成基本型別(Primitves)以及物件型別(Object)

基本型別中還可以再分出以下內容:

  • String(字串):我們常見的文字都算字串,不過也可以將數字變成字串。
    需使用 "" 或是 '' 包覆
    const hi = "123" // 123 會變成字串    
  • Number (數字):常見的數字,不過數字的中文字可是不行的喔。
  • Boolean (布林值):truefalse,常常用來判斷不是
  • Null (空值):定義了代表一個不存在的值,代表這個東西不存在。
  • Undefined (尚未定義):尚未定義的值,可能有人會覺得很抽象,甚麼叫做尚未定義的值,也就是說這個東西是可以給值的,只是目前還沒有給它一個值。
  • BigInt (大整數):超過 2^53 的字元,不過不知道是甚麼時候會使用到。
  • Symbol (符號):ES6 引入的功能,用來表示獨一無二的值。

今日的分享就到這囉,我們明天見,掰掰!


上一篇
菜雞學習 JavaScript 的 30 日讀書分享 【Day 3】變數
下一篇
菜雞學習 JavaScript 的 30 日讀書分享【Day 5】物件
系列文
菜雞學習JavaScript的30日讀書分享30
.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